枣树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
来源:赵娟 时间:2022-01-12点击:584次
前言
近年来枣产业发展迅速,受异常气候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,枣树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,严重影响枣产业持续发展。目前已报道的枣树病害近40种,主要包括枣疯病、缩果病、炭疽病、锈病、黑斑病等,可为害枣叶片、果实或枝干等不同器官。
近年来枣产业发展迅速,受异常气候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,枣树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,严重影响枣产业持续发展。目前已报道的枣树病害近40种,主要包括枣疯病、缩果病、炭疽病、锈病、黑斑病等,可为害枣叶片、果实或枝干等不同器官。
枣缩果病是枣果实上的主要病害,可引起果实皱缩和提前脱落。发病初期果实肩部或胴部出现褐色至红色斑点,果皮皱缩变薄、果实内部褐变,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。枣缩果病病原种类受地理位置、种植年份、果实发育期等影响,包括链格孢、茎点霉、壳梭孢等6个属10余种真菌。枣树炭疽病也是各枣产区的主要病害,发病枣叶上出现深褐色病斑,周围有黄色晕圈,叶片变成黄绿色、容易早落;发病枣果上出现黄褐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凹陷,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盘,枣果味苦、品质和产量受损。胶孢炭疽菌是引起枣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,病原菌以菌丝体形式潜伏于枣吊、枣叶、枣头越冬,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为害枣树叶片和果实。枣锈病主要为害枣树叶片,发病初期背面散生淡绿色小斑点,逐渐形成淡灰褐色至黄褐色凸起,着生夏孢子堆,后期叶片干枯,严重时全部脱落。枣锈病病原为枣多层锈菌,降雨多、湿度大、通风差是枣锈病大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。
目前枣树病害的主要防控措施包括:(1)选用合适的抗性品种;(2)加强田间园区管理,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果;(3)采用枯草芽孢杆菌、解淀粉芽孢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治;(4)喷施化学药剂防治。截至2022年1月10日,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的用于枣树病害防治的杀菌剂共计40个,包括咪鲜胺、戊唑醇、丙环唑、嘧菌酯、啶氧菌酯、吡唑醚菌酯等,主要用于防治枣炭疽病、锈病、叶斑病等。相关杀菌剂剂型涉及可湿性粉剂、水乳剂、悬浮剂、乳油、水分散粒剂,均采用喷雾方式施用。可采用多菌灵、苯醚甲环唑等化学药剂防治缩果病,咪鲜胺、戊唑醇等化学药剂防控炭疽病,嘧菌酯、代森锰锌等化学药剂防治枣锈病。
图1 枣缩果病、炭疽病发病症状
a 缩果病;b 炭疽病